「人人暢道通行」計劃於 2012 年推出,為全港各區符合條件,但過去並未裝設無障礙設施的行人天橋、高架行人路及行人隧道加建有關配套,以方便市民及殘疾人士上落。計劃實施至今已有 12 年﹐當局計劃 2025 至 2026 財政年度,需要逾 10 億 3000 萬預算作明年內完工,涉及「合約結算」等工程開支,為歷來最高。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人人暢道通行」計劃由政府於 2012 年推出,為路政署轄下未裝設無障礙設施的公共行人通道加建有關設施,隨後計劃擴展至已裝設標準斜道的現有公共行人通道。 2019 年亦實施「特別計劃」,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轄下「租者置其屋計劃」、「可租可買計劃」屋邨及已拆售物業的公共屋邨的行人天橋、行人隧道和高架行人道加建升降機。
運輸及物流局早前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顯示,計劃下裝有升降機的設施,每周均有保養承辦商進行一次例行保養檢查,每次需時 1 至 1.5 小時。由去年 10 月至今年 9 月,約九成九不需更換零件的維修工作均能於日內完成。而需要更換一般零件的設施,逾九成八維修工作可於 72 小時內完成。局方又指,各加建的升降機設計有異,其中電費、維修成本等「經常性開支」亦有異,惟每台每年平均開支約 37 萬元。
路政署指,「人人暢道通行」計劃暫有 3 階段,共 382 個項目。截至今年 9 月前,有 211 個項目已完工,亦有 166 個項目仍在施工。現時有 5 個項目仍未開展施工,惟詳細設計及其他相關工作已經開始。
#人人暢道通行 #2025至2026財政年度 #升降機 #運輸及物流局 #經常性開支
#人人暢道通行 #2025至2026財政年度 #升降機 #運輸及物流局 #經常性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