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電影《紅豆》中的鄧麗欣,為了傳承家業放棄追夢。導演鄒穎接受本台專訪時,坦言角色是他的投射,他透露自己從小有個電影夢,亦曾有犧牲和做抉擇的經歷。但港產電影在國際上有一定的位置,鼓勵電影人繼續以打不死精神去追夢。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紅豆》故事以九龍城一間糖水鋪作主軸,帶出親情和承傳。鄒穎接受本台專訪時,覺得九龍城完全可以好代表到香港,他解釋說:「就好似香港的縮影,有少少歷史,新舊交融。」啟德機場1998年後成為歷史,戲中亦有飛機低飛經過九龍城的場景,鄒穎說:「唔係好多人會感受過一個咁近,飛機喺頭頂經過嘅經驗。如果可以呈現呢個感覺給觀眾,都係一個幾好嘅嘗試。」
1997年回歸前,香港曾經歷移民潮。適逢創作《紅豆》劇本時,遇上近年因政治環境引發的新移民潮,身邊親朋戚友離開香港,觸發了他有種很強烈的感覺:「突然間好想寫一啲關於少少移民嘅題目,每日嘅新聞都睇到好多老舖執了或者關閉唔做,令我突然間有啲感觸,就係覺得咁多年嘅家業一下子可以消失。」鄒穎續以紅豆沙作比喻:「年輕人其實唔係好再食呢個傳統糖水,因為見到好多新嘅甜品。係咪都要佢消失呢?」
電影中有不少回憶場景,色調上都用粉紅偏黃的顏色,鄒穎坦言今次整套戲的調色運用都是個大膽的嘗試:「想有少少同以往嘅色調有些不同,其實主要想做一個好有電影感嘅感覺,嗰個粉紅少少帶黃就好似舊了的相,因為flashback想做番一個懷舊相片的感覺。」講到戲中最深刻場景,鄒穎首選鄧麗欣與魏浚笙在醫院爭吵的戲份,直言非常精彩,指現場工作人員看得入晒戲,完成拍攝後自己亦忘記嗌停機。他謂今次電影不是大製作,組數亦不多,但演員們個個相處融洽,好短時間就打成一片,有種家庭的感覺。
鄧麗欣於戲中為了傳承家業而放棄空姐夢,原來是鄒穎的個人投射:「細個我爸爸帶我去戲院睇戲,嗰段時間我就睇好多電影,潛移默化就好想拍一齣電影。我喺呢度長大,有個電影夢,都想呢個夢喺香港發展。追夢過程講緊中間一路走,都要有啲犧牲有啲抉擇,似番戲中女主角每到一個交叉位,你都要做一個抉擇。為咗一個夢,當中做咗很多抉擇。」
鄒穎指香港電影有它獨特的特色,在國際上都有它的位置:「佢有個味道是香港獨有,最興旺時期年產好多部。港產片係永遠其他地方代替不到,因為覺得香港電影人都有種打不死精神,我們大家再努力,再找一個出口之後,演變成點我哋大家唔知道,但我覺得一定唔會消失。」香港精神,就是有種打不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