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娛樂圈不少明星愛以中醫療法助「造人」大計,增加受孕機會。究竟中醫是否真的有「包生仔」秘方?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博士倫中恩醫師就認為,在中港台,的確係有很多明星借助中醫調理身體後,報喜懷孕。而明星在生育上面對其中一個較大的問題就是,在非「生仔黃金時間」懷孕。
「因為事業的關係,明星多選擇遲婚和遲生育。但女性在35歲以後,自然懷孕的機率大減至只有25%左右,主要原因在於卵泡的質素下降。」倫中恩博士認為,要逆齡、抗衰老,培育優質卵泡,現代醫學也比較難辦得到。至於中醫主要運用滋補氣血、補腎的中藥,例如熟地、菟絲子、杞子、山藥、巴戟、杜仲、淫羊藿、肉蓯蓉、當歸、北耆、白芍、鹿角膠、阿膠、紫河車等,去提升卵泡質素,優化子宮內環境的同時,又可以抗衰老。此外,亦可透過針灸刺激和調節任、督、肝、腎、脾等經脈,激活身體的生育能量和活力。
不過,倫博士亦提醒,在治療不孕不育的過程中,並非千篇一律。「不同個案可能會有著不同因素,加大了不孕情況,例如有人做過手術,有人有炎症,有的有肌瘤,有的無排卵,有的情緒不穩,有的可能伴有身體其他情況例如有甲狀腺病等等。」所以,在臨床治療中,千變萬化,錯綜複雜,並不可能一張秘方用到老,需要靈活變化,對症下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