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引述兩名人士指報導,美國最快在當地周一公佈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再發起出口限制,針對晶片設備製造商北方華創 (Naura Technology Group)在內的 140 家中國企業設出口限制,新規定將擴大美國的權力,限制美國、日本、荷蘭設備製造商在其他地區的工廠向中國供貨。這些其他地區包含馬來西亞、新加坡、以色列、台灣和韓國;荷蘭和日本則不受限制。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報道引述指,消息人士稱,面臨新限制的中國企業,包括近 24 家半導體公司、兩家投資公司和 100 多家晶片設備制造商。當中包括中國晶片工具製造商拓荊科技(Piotech)與新凱來技術公司(SiCarrier Technology )也將受到禁令影響。美國將首次在實體名單中增加兩家投資晶片的公司,包括中國私募股權公司智道資本和科技公司聞泰科技。路透社形容,這將是美國總統拜登阻止中國獲取與生產晶片的最後一批大規模行動之一。
新措施包括限制向中國出口的高帶寬內存(HBM)晶片,這種晶片對人工智能訓練等高端應用非常重要;新增 24 種晶片制造工具和三種軟件工具的限制;以及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制造的晶片制造設備實施新的出口限制,禁止其供貨至中國。
面對美國和其他國家日益加壓的先進晶片及其制造工具出口限制,中國加大在半導體行業實現自給自足的力度。但路透社指,中國仍然落後於晶片行業的領導者,包括英偉達的人工智能晶片和荷蘭的晶片設備制造商阿斯麥(ASML)。
報道又引述美國國會議員稱,其中一些中國公司,包括深圳昇維旭技術、青島芯恩和深圳鵬新旭技術,與華為有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