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國家統計局及各省統計局近日陸續公布了國內生產總值(GDP),整體而言,都是升多跌少。不過卻有網民發現無論是國家統計局或是有省統計局的數字,均出現問題,令人質疑在環球經濟低迷下,中國統計數字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有網民先後在X社交平台帖文,質疑中央及省統計局的GDP數字。有網民先指出,國家統計局在公布2023年GDP之前,先對2022年GDP資料進行了修改,2022年全國GDP為1204724億元,比之前公布的數字減少5483億元。
然而,多個省份也先後公布了「核減」,河南宣布2022年最終核減3124億元,福建核減1344億元,湖南核減1111億元,安徽核減1000億元,江西核減860億元,這5大「核減」省的數字總和為7439億元,較國家統計局的「最終核實」的5483億元,多出了1956億元。
數據又顯示,要是河南今年沒有如官方宣稱的「實事求是」地「核減」2022年GDP的話,該省2023年GDP將是負增長,而不是上升4.1%。這個負值與該省去年初設定的2023年GDP增長目標6.3%相比,將會相當「難看」。
事實,上述5個省份都屬於今年GDP增長數據最低的一批,即使在「核減」2022年GDP之後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核減」的話,它們的GDP增長會更加難堪。
其中,福建省公布的2023年GDP增長為4.5%,創1976年以來最低值,從去年的沿海第一名下滑到沿海倒數第一。如果沒有「核減」2022年GDP的話,該省2023年GDP增長只有2%左右,而該省去年初設定的GDP增長目標為8%。
江西省2023年GDP增長大幅下滑到4.1%,與中西部省份相比落差很大。如果沒有「核減」的話,該省GDP增長接近歸零。該省去年初設定的增長目標為8.8%。
湖南省GDP增長為4.6%,與湖北差距進一步拉大。如果沒有「核減」的話,該省GDP增長不到3%。該省去年初設定的增長目標為7.7%。
上述情況,究竟是反映國統局的數字有問題,又或是省統計局有錯漏,又或是兩者在「對數」出現錯誤。無論如何,可見中國的統計資料並非十分嚴謹,可信度成疑。
值得留意的是國家統計局網站在今年1月22日公布了「統計造假」被納入《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處分。在發布會上,發言人堅定地指,統計造假是統計領域最大的腐敗,嚴重違反統計法,嚴重影響統計資料品質,干擾甚至誤導宏觀決策,違背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和求真務實工作作風,損害黨和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