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政府周二(21日)宣佈,針對擁有當地運河兩端港口經營權的中國企業「巴拿馬港口公司」(Panama Ports Company, PPC)展開全面調查,以了解該公司在續約期間是否涉及貪腐、或損害巴拿馬國家利益等。是次宣佈適逢美國總統特朗普重申收回運河的立場。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巴拿馬港口公司(PPC)隸屬於總部位於香港的「長江和記實業」,負責管理和運營巴拿馬運河的兩個重要港口Balboa和Cristobal。該公司自1997年獲得運河港口特許經營權後,其運營便飽受爭議。據特許協議,PPC獲得長達25年的管理權,並於2021年自動再續約25年。然而,是次續約條件被認為對巴拿馬極為不利,而過程也被指控涉及貪腐。巴拿馬政府持有PPC公司10%的股份,但巴拿馬政府從未收到該公司有關收益的回饋。
巴拿馬審計長Anel Flores批評,PPC公司為巴拿馬帶來的經濟回報「非常微不足道」。每年約有3%的全球貿易運輸經由巴拿馬運河,但巴拿馬卻未能從中獲益。Anel Flores表示,已於周一(20日)派出審計小組前往PPC的辦公室,徹查該公司是否未按規定履行合約,以及合約是否符合巴拿馬的經濟利益。
另外,因中國企業掌控當地兩個重要港口,PPC亦因此面臨外界質疑。外界擔心,中國勢力已滲透至巴拿馬運河,甚至成為特朗普揚言收回運河的藉口之一。華府智庫曾指出,中國企業可能擁有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所有船隻數據,因中國一直利用其收集外國情報和進行間諜活動。
據當地媒體報道和分析,自2017年巴拿馬與中國建交後,中國企業迅速在當地擴展業務,特別在基礎建設、物流和能源領域的進展。而掌控運河港口的PPC公司,被視為中國在巴拿馬經濟滲透的重要據點。
報道中提及,巴拿馬政府內部擔心,PPC在港口運營續約過程中不透明,可能涉及貪腐問題,並與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常見的「債務陷阱外交」模式相似。這種透過不平等的協議和貸款,使債務國最終淪為中國的經濟附庸。隨著對港口管理權收回的討論增多,巴國已出現要求收回管理權的聲音,讓運河不要淪為中國企業的賺錢工具。
巴拿馬總統Jose Raul Mulino曾多次強調,運河是該國的象徵,不容許外國干預,並反對特朗普的言論。然而,是次針對中國企業的調查,亦被視為是回應美國的強力施壓。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就職演說表示,中國取得巴拿馬運河控制權,誓言要奪回運河。他指巴拿馬政府違反條約精神,駛經運河的美國船隻受到不公平對待,亦被收取嚴重超額的費用,當中包括美國海軍船隻。而北京外交部早前強調,巴拿馬運河及周邊地區每一寸土地皆為巴拿馬所有,巴拿馬主權和獨立不容商討;運河通行費並非隨意決定;運河不受任何大國直接或間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