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當地時間周一(20日)正式上任,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再度入主白宮的他,前往華盛頓「第一資本體育館(Capital One Arena)」會見支持者時,即時在台上簽署首批行政命令,包括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及世界衞生組織(世衞)。他又廢除上任拜登時期的78項行政措施,同時特赦涉及2021年1月6日衝擊國會的近1,500人。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特朗普簽署的首批行政命令,其一是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白宮其後發佈有關聲明,但未明確說明具體時程。根據《協定》規定,正式退出需要向聯合國提交通知後約一年才能完成。特朗普在2017年至2021年任期內,曾試圖讓美國退出這個協定,其後被拜登推翻。
特朗普又宣佈美國進入「能源緊急狀態」,以讓國內能源產量計劃提高。美國將可在聯邦土地上開發新石油和天然氣,要求歐盟購買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
《巴黎氣候協定》於2015年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通過,各國政府同意限制全球升溫幅度不超過工業化前攝氏1.5度內,以減輕氣候變化速度。特朗普上任前已揚言要退出這個協定,他曾指「全球暖化」是異常「騙局」,認為美國可繼續開採石油和天然氣,而德克薩斯州(Texas)、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和其他地區長達數年的鑽井熱潮有望延續。有關舉措也引來巴黎協定其他簽署國和環保團體批評。
另外,特朗普又簽署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進程。特朗普在簽署時表示,「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支付的金額不公平。」作為世衛最大的資金來源,美國退出或令WHO面臨資金短缺。根據WHO數據,2024至2025才年度,美國對WHO的貢獻達到6.62億美元,佔該機構總收入的19%。
特朗普曾於2020年第一任期內,啟動退出世衛程序,他指責世衛受到「中國控制」,後來也因拜登上任,再推翻特朗普這項決定。分析認為,特朗普上任首日,再度退出世衞,意在對拜登當年行動有「象徵意義」。
另外,特朗普宣佈廢除拜登政府的78項行政命令,包括將古巴重新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取消防止人工智能發展遭濫用的政策等。並赦免1,500名涉及2021年1月國會騷亂事件被告。白宮之後表示,特朗普同時對6名在騷亂事件中被判刑的犯人頒發減刑令。特朗普早前在巡遊活動中,曾事先表明會簽署涉及很多人的赦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