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自治領土格陵蘭周二(12日)舉行的議會選舉結束,是次選舉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要控制格陵蘭之下備受國際關注。外媒報道,親商界的中間偏右反對黨民主黨(The Demokraatik Party)以約29.9%的得票率,擊敗現任埃格德( Mute Bourup Egede)所屬的「因紐特人共同體」(Inuit Ataqatigiit)及前進黨(Siumut)執政聯盟,兩黨共取得的選票從2021年時的66.1%大跌至36%。6個參選政黨當中有5個均主張以不同的速度走向獨立,當中民主黨主張緩慢獨立。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格陵蘭議會共有31席,要取得16席才能過半,當地約5.7萬人口中,約有4萬人有投票資格。由於特朗普早前多次聲言要控制格陵蘭,當地投票反應熱烈,多個票站均出現人龍,部份更在投票時間結束後仍有選民未完成投票,要延遲關閉票站,有選民聲言要藉投票向特朗普表明格陵蘭是「非賣品」。
民主黨是中間偏右政黨,支持格陵蘭走向獨立,但主張要應對經濟增長、教育和醫療保健等問題,強調經濟穩定是獨立的先決條件。該黨的得票率從2021年時的9.1%急升至29.9%,領先於主張迅速獨立、並與美國或丹麥等國家締結國防協議的另一個反對黨方向黨(Naleraq),該黨今年得票率為24.5%。
埃格德所屬的「因紐特人共同體」亦主張當地應在經濟和政治上獨立,但暫未提出實現該目標的方向計劃。他在上月宣佈提前大選,指國家需要在這段國家從未經歷過的嚴峻時間維持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