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民眾多依賴電子通訊,令郵政服務需求不斷下降。由瑞典政府和丹麥政府合營、為北歐地區提供郵政服務的「北方郵政」(PostNord)周四(6日)宣佈,由於丹麥國內的信件量比本世紀初期大減九成,將於今年結束當地的信件派送服務,結束該公司派信逾400年的歷史,境內約1,500個郵筒今年內將會陸續拆除,現有4,600人的公司亦會裁員約1,500人,公司在瑞典地區的運作則不受影響。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外地傳媒報道,丹麥作為全球電子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民眾通訊多以電子方式進行,當地每年的信件派送量由2000年時超過14億封,跌至去年僅有1.1億封,較前一年亦跌三成,令長期財政處於困難的北方郵政進一步虧蝕。公司形容為了業務可持續發展,不得不作出艱難決定,今年12月31日起停止派送郵件,仍持有郵票的民眾可在明年指定時間內辦理退款。
當地運輸大臣丹尼爾森(Thomas Danielsen)強調,派送信件和包裹的「自由市場」仍然存在,丹麥民眾仍可以投寄信件,負責派發丹麥公函的公司亦表明已準備好加強服務。分析認為,基於丹麥有約95%的民眾會使用電子郵遞服務,北方郵政此決定影響最大的應是當地的老年人,估計目前仍有最少27.1萬人仍會收發實體郵件,有關注團體擔心可能會影響老年人接收醫療資料或指示。
丹麥國營郵政服務早於1624年開始,2009年與瑞典郵政合併為北方郵政,為區內5個國家提供服務。丹麥政府去年通過法例,開放郵寄信件的市場予私人市場進入,同時令信件不會再豁免徵收增值稅。
另一方面,德國DHL集團亦在周四宣佈,由於信件收發量不斷萎縮,旗下有18.7萬名員工的德國郵政(Deutsche Post)今年將以「符合社會責任」的方式裁員8,000人,目標是在2027年時節省超過10億歐元成本,有員工代表擔心公司可能會再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