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報道,中國北部出現日本食品清關延誤情況,當中包括日本進口大米、零食及清酒等,相關企業仍然了解箇中原因。有指自本月初中國宣佈對日本進口的水產進行全面放射性物質檢測後,導致中國海關工作量增加,造成了延誤,亦不排除當局加強檢測種類可能已擴大至其他產品。就此,日本政府將就清關延遲將向中方提出強烈關注,並要求詳細解說。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共同社》引述消息指,有從事中日貿易人士透露,日本企業仍然了解清關延誤的原因,未知是否中方對水產以外的食品同樣採取更嚴格的放射性物質檢測,亦不排除因中國海關對海產展開全面檢測,導致人手調動問題,增加了工作量,清關速度緩慢,導致日本食品滯留。消息指延誤事態逐漸加劇,日本政府將就清關延誤向中方提出強烈關注,並要求說明。
《共同社》報道又提及,2022年日本向中國輸出大米764噸,金額達到2.62億日元(約人民幣1,337萬元)。而農林水產省統計,日本去年海產出口總額,內地及香港已佔整體約四成,若因福島第一核電廠經處理的核污水將排入大海,而影響內地及香港加強對日本進口海產及食品放射性物質檢測的清關速度,整體供需求就會失衡,漁業人士和食品企業的營運將會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