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葉霑等3人,24日於社交平台上發表聯合聲明,指控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武漢輕工業大學副教授王燦的惡意抄襲,他們3個在內的四篇台灣碩士論文,消息引發了兩岸學術界的關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昨日(25日)在官網發表聲明,證實「舉報情況屬實」,並指出王燦的行為構成學術不端,已對他作出「退站」處分;武漢輕工業大學也從官網撤下了王燦的履歷。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於2月25日發佈了「關於王燦學術不端的處理情況通報」,確認校內學術規範委員會於2024年12月收到舉報,反映王燦涉嫌學術違規的問題。該校學術規範委員會及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依規定和程序進行調查,認為舉報情況屬實,被舉報的四篇論文均存在《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實施條例》所規定的「學術不端行為」,情節嚴重,構成學術不端。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已於2025年1月依規定對被舉報人作出退站(相當於退學)的處理。
公開資料顯示,有關人等退站後不再享有博士後的相關待遇,並需辦理離校手續,依程序將人事檔案轉至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同時將戶口轉入進站前的常住戶口所在地。
王燦曾擔任武漢輕工大學管理學院的碩士生導師,並於2021年獲得「武漢英才.青年優秀人才」的榮譽。不過,他在2023年已經離開該校。
3名台灣學生葉霑與張桓溢、王秀如在24日發表聯合聲明指,由2022年至2024年的兩年間,王燦至少抄襲了4篇台灣的碩士論文,且大多數論文發表於中國的頂級期刊。他們提到,王燦的抄襲行為「一字不漏」、「包含註腳」,甚至「連同圖表」,已構成極為嚴重的學術不端。
4篇被抄襲的學位論文領域分散,涵蓋了台灣大學台文所、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及中央大學藝術所,涉及當代台灣非虛構寫作、近現代京劇研究、北宋閱讀史及邊疆藝術研究等領域。
葉霑提醒台灣的研究生,可能會遭遇對岸「系統性」抄襲的風險。因為有關台灣的學位論文均全文公開於「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抄襲者可以輕易通過網絡獲取文本。而中國大陸的論文抄襲比對系統尚未涵蓋台灣的學位論文,因此學位論文系統反而成為不法份子鑽漏洞的工具。
《南方都市報》25日的報道指,武漢輕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已撤下了王燦的簡歷。王燦這次被指抄襲的其中一篇論文,以前曾被武漢輕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專門發文宣傳推薦,如今也已被刪除。該學院相關負責人於25日表示,王燦「兩年前已不在學院任職」,對於其他情況則未予透露。
上述處分消息公佈後,內地官媒人民網也有相關報道,「復旦抄襲論文博士後退站」的話題也登上了熱門微博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