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小米SU7電動車早前在3月29日晚,在往安徽的高速路段上因碰撞後爆炸,起火燃燒釀成3人死。小米創創辦人雷軍承諾,將繼續配合警方調查。有專家指,是次事故反映出小米汽車其「警報不夠及時、反應時間不夠充足。」
內地《大河報》報道,目前3名死者的家人都聚在一起,而小米的工作人員已於周三(2日)和他們見面,一名死者的男友表示雖然進展不大,但未來可能就有新進展,「我們相信政府,也相信小米。」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綜合第一財經、《澎湃新聞》報道,小米汽車回應事件,發佈「關於大家關心問題的回答」一文,解釋事故發生時車輛處於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撞上護欄後起火燃燒。小米股價於當日午後下跌6%,相關部門隨即已介入調查,而小米創辦人雷軍則代表小米承諾,無論發生甚麼事,都不會迴避,將繼續配合警方調查。
據小米公佈的資訊顯示,從自動輔助駕駛(Navigate on Autopilot,NOA)發出風險提示「請注意前方有障礙」到「車輛與水泥護欄發生碰撞」僅2到3秒。
家屬透露,車禍後車門疑似自動鎖死,3名乘客無法逃生,遺體被燒至嚴重碳化。小米公司隨後作解釋,指車輛在智能駕駛模式下行駛,碰撞後電池起火,但未有回應車門鎖死與緊急剎車系統是否失靈的質疑。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認為小米汽車「警報不夠及時、反應時間不夠充足。」他解釋,在事故發生之前,駕駛者緊急取消智慧駕駛、急打方向盤等操作,但沒有完全剎車,因此未充分減速,以時速近100公里的速度撞上護欄,造成悲劇。
車輛的駕駛人監測系統(DMS)檢測到駕駛員出現較長時間的分心狀態,兩次以上提醒還無效,就應該停止使用NOA功能,藉由這樣的懲罰措施避免駕駛錯把輔助駕駛系統當成自動駕駛系統使用。
報道亦指出,目前智慧駕駛仍處於初級階段,輔助駕駛的範疇,車輛具備部分自動化功能,如自我調整巡航控制和車道維持輔助等,但駕駛者依舊需要時刻保持警覺,隨時準備接管車輛的控制。
另外《大河報》聯絡到其中一名死者的男友,他稱當時女友坐在汽車副駕駛的位置,而自己一直陪著她的父母,「女朋友沒滿23歲,目前三家都在一起,今天(2日)已經跟小米的工作人員見過面了,他們應該還在調查,目前我們也在等待調查的結果,也在等政府,我們相信政府,也相信小米。」該男子又謂,因事發只是數日前,事件目前進展沒有很大,「可能明天會有一個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