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近日發現,聽覺處理障礙的年輕患者數量有所增加,該障礙並非源於耳朵損傷,而是大腦無法有效處理聲音,導致患者在嘈雜環境中難以辨別語音訊息。專家關注,這一現象或與長時間使用降噪耳機有關,建議適度使用以確保聽覺神經功能正常運作。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轄下五個聽力部門向英國廣播公司(BBC)透露,過去一年,求診的聽覺處理障礙患者中,年輕人的比例明顯上升。傳統上,這類患者主要是曾患耳部感染、先天基因缺陷或兒時腦部受損的人士,但近年來,醫生觀察到,部分求診者並無上述病史,且有長時間使用降噪耳機的習慣。
25歲的行政助理蘇菲(Sophie)分享自身經歷,她表示,在嘈雜環境中難以辨別聲音來源,甚至因此減少社交活動,影響日常生活。她的主診醫生指出,她每天佩戴降噪耳機的時間長達五小時,這可能影響其聽覺適應能力。
帝國學院成人聽力專家阿爾梅達(Almeida)指出,降噪耳機的設計能有效隔絕環境噪音,減少高頻及強噪音對耳朵的影響,有助於保護聽力。然而,英國聽力學會副會長本頓(Benton)表示,大腦的高級聽覺處理能力通常在青春期後期才會完全發育,若在此階段過度依賴降噪耳機,使大腦長期處於「靜音」狀態,可能削弱其過濾噪音的能力,進而影響日後的聽覺處理功能。
專家建議,年輕人應間歇性使用降噪耳機,避免長時間將環境聲音完全屏蔽,以確保聽覺神經能夠正常運作。此外,使用降噪耳機時,可選擇開啟「環境音模式」,讓大腦適應不同噪音環境,維持其自然調節能力。他們強調,目前仍需要更多研究來確定降噪耳機對年輕人聽覺發展的長遠影響,但為安全起見,建議適量使用,以免影響聽覺神經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