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總署(IEA)周四(10日)發佈首份有關人工智能(AI)對能源影響的報告,表示受AI應用快速發展推動下,全球資料中心用電量預計到2030年底前將會增加一倍以上,這對能源安全與及二氧化碳減排目標構成新挑戰。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據《法新社》報道,IEA周四發佈的報告顯示,全球資料中心於2024年約占全球用電量的1.5%,在過去五年間,每年增長12%,生成式AI其對運算能力的龐大需求是主要推手。目前,美國、歐洲和中國合計占資料中心用電量的85%。報告預測,按照目前發展速度,到2030年,資料中心的用電占比將升至3%,總耗電量達9450億度電(945TWh),報告也提到:「這比日本目前的總耗電量還要稍微多一點。除了其他數位服務需求的增加外,AI是最主要的成長動力。」
IEA指出,AI是資料中心用電需求飆升的最關鍵因素。一座100MW(千瓦)的資料中心耗電量相當於10萬戶家庭,而部分正在興建的新資料中心,其用電量甚至可達200萬戶家庭的規模。報告警告,若不採取應對措施,這一趨勢將顯著推升全球電力需求。
總部位於巴黎的IEA強調,「AI在未來10年有潛力改變能源產業,推動全球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激增,同時帶來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和減少排放的重大機會。」
現時,資料中心約30%電力來自燃煤發電,但未來再生能源及天然氣因成本較低且普及率高,,預計占比將持續提升。而IEA表示,資料中心的成長將無可避免地增加與用電相關的碳排量。目前,每年1億8000萬噸二氧化碳將增至2030年所預計的3億噸,但這仍僅占2024年全球預估碳排量416億噸中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