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大選今日(9日)舉行,約 4420 萬選民由早上 6 點開始投票,直至晚上 7 點半,最後一個半小時為今屆新增的「確診者投票時段」,開票結果預計在明天早上6點至7點完成。目前,今屆被稱為「史上最沒好感的大選」上午投票率意外地已突破 6 成,較 2017 年同時段高 5.7 個百分點,缺席投票率也是 8 年最高,外媒紛紛報導指,今次南韓總統勝負將很大程度地影響該國外交方向。
1. 對華態度-薩德與「三不」
兩大政黨候選人分別為目前執政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及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尹錫悅。李在明被指延續文在寅政府親中立場,包括反對加入「終端高空防衛系統」(THAAD,薩德),稱因不想刺激中方,影響現時和平局面;尹錫悅對華則態度強硬,主張廢除文在寅「三不承諾」,即不再部署薩德、不參與美國領導的全球導彈防禦系統、不建立包括日本在內的三邊軍事聯盟。
2. 對朝態度-北韓無核化
對朝鮮態度方面,李在明亦被批判不及尹錫悅進取,雖目標重啟美國和北韓無核化談判,但主張「分階段」進行,又指單靠武力無法解決任何問題;尹錫悅則要求北韓需達成「完全、且可受檢驗的無核化」,考慮在板門店、或美國華府設立南北韓與美國聯絡事務所,並推動南韓加入既有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但亦被質疑尹錫悅如同只希望靠美國處理北韓問題,曾被已退出的候選人安哲秀反問:「你現在是說要使用遠在美國本土的洲際飛彈嗎?」
3. 烏俄戰爭-怪責烏國外交與「力量的和平」
烏俄戰爭剛好已兩星期,韓媒亦關注候選人對俄態度。
李在明上月 25日在一場電視辯論中,稱因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不了解國際關係,才令烏克蘭被入侵,「剛踏入政界 6 個月的政治新人當上總統,北約都還沒說要讓他們加入,就公開宣稱要加入,才會刺激了俄羅斯引發衝突」。此話被解讀為想借澤倫斯基打擊同樣是政治新手的對手尹錫悅,卻引來各界批評,更被指為「親俄派」;李在明之後公開道歉,強調一切都是他自己「辭不達意」,才會造成「各界的誤解」。
尹錫悅則走向另一極端,主張「以力量維持和平」,他指俄烏開戰證明「光靠一紙協約並無法守護國安與和平」、「能守護自己的只有實力與堅強的同盟,但烏克蘭沒能做到」,其進取的立場也引起爭議,指他態度如同俄羅斯「恃強凌弱」的態度。
李在明及尹錫悅在國內政策亦有不少立場對立,包括經濟、性別、房屋等,兩人亦被揭出不少貪腐醜聞,令今屆南韓總統大選被稱為「史上最沒好感的大選」,卻又對東亞關係影響深遠,而投票率亦反映出國民的重視,最終投票率會否超過 8 成成為大眾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