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結果昨日(10日)揭曉,南韓作家韓江成為首名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南韓人。生於光州的韓江曾坦言深受1980年光州事件影響,評審提到她2014年的小說《少年來了》,形容作品屬見證文學(Witness Literature),讓歷史受害者發聲,並讚揚韓江以充滿詩意的文章直面歷史創傷,展現出人生的脆弱。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53歲的韓江1970年在光州出生,父親韓勝源也是小說家。韓江1993年向文藝雜誌《文學與社會》投稿詩作並獲刊登,自此投身文壇,1995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說集《麗水的愛》(여수의 사랑)。
韓江2007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素食主義者》(채식주의자)是她邁向國際的重大突破,《素食主義者》分為三部分,描述主角英惠決定不再吃肉後,遭丈夫和父親激烈反對,她本人亦成為小叔的裸體模特兒,甚至被對方性侵。英惠後來被送到精神病院,並開始倒立生活,幻想自己成為一棵樹。《素食主義者》於2015年獲翻譯為英文,助韓江2016年奪得布克國際獎。
新作涉濟州四三事件
韓江9歲時跟家人搬到首爾,碰巧避過翌年發生的光州事件,但光州仍然是韓江寫作的重要靈感來源。韓江2014年作品《少年來了》(소년이 온다)由主角東浩於光州示威期間,目睹友人正戴被射殺一幕開始,描繪事件死難者、家屬和倖存平民的心境。評審形容《少年來了》以見證文學形式令受害者發聲,甚至重現逝者的靈魂,描述無名屍體未能被埋葬的段落,更令人聯想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里斯筆下的「安蒂岡妮」。韓江早年曾表示,希望把《少年來了》獻給光州事件死難者、他們的家屬和倖存者。
2021年出版的《永不告別》(작별하지 않는다)則以大韓民國成立後不久的「濟州四三事件」為背景,通過主角慶荷回到濟州家鄉後,意外了解到四三事件令其家破人亡,呈現出事件造成的創傷。韓江早前透露,《永不告別》花了7年時間創作,經歷很多難關,幾乎無法完成。
評審稱風格詩意具實驗性
諾貝爾委員會讚揚韓江的作品直面歷史創傷及無形規則,「她的每一份作品都展現出人類生命的脆弱」,且對肉體與靈魂、生與死的連繫有獨特認知,其詩意及具實驗性的風格創新了當代散文。南韓總統尹錫悅讚揚韓江把南韓現代史上的傷痛,提升為偉大的文學作品,衷心祝賀韓江,認為她獲獎屬韓國文學里程碑成就。
韓江得獎後接受諾貝爾委員會訪問,表示對得獎既意外又光榮,「我當然很意外,我剛才跟兒子吃過晚飯,現在韓國時間大約是晚上8時。」韓江感謝評審支持,表示會跟兒子喝茶慶祝得獎,「我會靜靜地慶祝」,並向讀者推薦她的新作《永不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