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官方去年一度暫停公布高企的中國青年失業率,到今年初再公布相關數字時,便大幅由創紀錄的21.3%,跌至14.9%。但有內地傳媒報道指不少畢業生經歷過三關斬六將後,得到大公司或大企業的錄用後,滿以為脫離失業大軍行列,豈料未返工便收到公司的通知,撤回有關錄用通知。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内媒《南方周末》報道,2024年畢業季,内地許多應屆畢業生被公司大批解約或毀約(即已收到聘請通知,但有關公司其向求職者發出撤回offer。當中「特斯拉毀約」4月登上熱搜後,這一現象逐漸受到廣泛關注。
不少應屆「苦主」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帖文訴苦,毀約公司不僅有埃斯頓自動化等民企之外,也包括廣汽集團、光大銀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國企。
《南方周末》在各大社交平台隨機抽取50個反映不同企業毀約的帖文分析,發現帖文提及的違約企業中,逾8成屬於產業發展勢頭較好的科技密集型產業。報道又訪問了6名遭毀約的應屆苦主,對他們撤回offer的企業有一半屬於此領域。
具體而言,其中超過30%是以汽車產業為主的新能源智造業,25%左右的企業與軟件、通訊相關,其餘還包括生物科技、電器製造、金融服務等領域。換言之,當紅產業的經濟狀況也非想象般的好。
有相關民企人事主管向《南方周末》透露,市場會對每年穩定校招的企業持樂觀情緒,認為這類企業經營穩健,效益良好。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持續穩定,部分企業會藉由假校招釋放利好訊號。比如說今年不需要校招,或者崗位很少,但在一開始的校招時還是會大量招人,最後再用各種方式把人辭掉。
不少内地網友則認為,招聘應屆畢業生是國家派給企業的任務,錄用後再解約也能算入就業率,造成一種就業好的假象。還有一些網友則指,這説明中國經濟不景氣,很多企業的狀況比想象中更糟糕。
有網友就指出應屆生是國家派給單位的硬指標,每個單位必須接納,「我以前在中鐵打工,他們招的大學生到了項目部就趕走了,因為不缺人,招人是國家任務,造成一種就業環境好的假象給學生看。」有網民則呻經濟不景氣,也是沒辦法。資料顯示上次大規模應屆生解約還是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