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利用網絡散播謠言、負面信息進行敲詐勒索的案件時有發生,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周二(11日)公佈了6宗依法懲治利用網絡敲詐勒索犯罪典型案例,涉及網絡造謠、惡意索賠、曝光企業「黑材料」後尋求「商務合作」、借「裸聊」實施威脅等新型犯罪手段,重申當局將堅決依法從嚴懲處,堅持全鏈條打擊,呼籲受害人及時報案尋求協助。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官媒《新華社》報道,其中一宗案件的被告人孫x媛,本為侯姓網絡主播的「粉絲」,2022年6月起自稱與對方關係曖昧,並以受害人自居,匿名向對方親屬、同事、客戶以至社會公眾散佈多條捏造的負面信息,多次威脅、要挾對方索付100萬元人民幣(下同);侯姓主播不堪壓力試圖自殺獲救,惟被告此後持續人身攻擊及索要錢財,被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8年7個月監禁。
另一宗案例中,相x漫在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間,在多個線上外賣平台購買食品並投放異物,隨後拍照反饋予平台和商家,威脅索取賠償,先後向4家餐飲店舖索要3,169元,被判囚7個月。2020年7月至8月期間,趙x傑透過QQ向新加的好友聲稱自己被氣病、威脅持刀到對方學校和家中持刀捅人,成功向4名13至16歲的女受害人索取18,964元「治病」,遭判囚半年。
在2022年3月至7月期間,有4名新聞從業員聯同其他人,透過自媒體收集和發表企業負面消息,藉此與受害公司談判,進而勒索財物,期內發表了6間網絡企業的負面帖文,並向有關公司表明不繳「商務合作費」就不刪文,6人其後均告落網。2020年7月至9月期間,亦有一批犯罪份子經收購的網絡社交帳號,冒充女性引誘他人「裸聊」,並趁機錄製不雅視頻以作勒索,從30多人索取70多萬元,各人被判囚6至12年半。
相關案件亦涉及跨境犯罪,特別是協助他人進行網絡詐騙活動。在2022年,賀x武與他人共謀購買IP地址,非法搭建跨境網絡專線,出售給緬甸某專門從事「裸聊」敲詐勒索犯罪的集團,並聘用技術人員維護專線,獲利約857萬元。賀男被捕後雖有退賠受害人部份損失,仍被判囚4年5個月。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部份遭敲詐勒索的受害人因為害怕私隱暴露而不敢報警,亦有單位因自身存在問題怕被追責、或擔心影響生産經營而不願報警,導致一些犯罪行為沒有被及時制止和打擊,鼓勵網絡犯罪受害人應及時報案尋求公安、司法機關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