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將軍澳寶康路的香港單車館,開幕已 12 年。館內設有一間單車舖,其合約到 3 月屆滿,但現時仍未獲管理單車館的康文署通知是否中標,更離奇是署方又要求他在合約期滿前清空店舖,意味即使他成功續約,又要重新投入七位數裝修及及搬遷貨品。店主羅先生無奈表示,康文署對單車舖有很多限制,例如無法在店舖外空間展示單車;又例如單車旺季在三至四月,偏偏這時才傾續約,又因擔心未能續約可能要清走存貨,而要把大量單車「搬來搬去」。他批評康文署做法僵化,缺乏人性化處理,嚴重影響商戶營運。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位於將軍澳寶康路的香港單車館,佔地6.6公頃,旁邊有將軍澳運動場,外面就是單車館公園。近 20 年只要香港運動員在哪個項目有佳績,哪個項目就會有更佳的場地落成,單車館亦不例外,單車名將黃金寶先後在 1998 及 2006 的公路單車項目奪金,民政事務局其後承諾興建單車訓練及比賽場館。最終在 2010 年獲立法會通過撥款逾 11.3億元,工程同年展開,至 2013 年下半年完成。場館共有 3000 個座位,亦包括 1 條長250米、符合國際標準的木製單車賽道,根據署方網上介紹,館內亦設有 1 間體育用品專門店、1 個單車亭及單車停泊處。

羅先生 2022 年開始接手經營館內唯一以單車為主的體育用品專門店,現時月租達 14 萬多元,雖然相比外面同等規模的場地算是合理,但在租金與其他成本高企的情況下,羅先生認為仍是一筆沉重負擔,「今次我們以13萬多投標,希望能夠繼續經營,但如果制度不變,即使成功續約,未來的困難仍然重重。」他指早在去年11月已入標,卻遲遲未收到任何結果,而合約要求他在3月底清場,無論是否成功中標都要撤離,「如果早點能知道會否中標,我可以提前清貨,減少損失,但現在完全不知所措,準備又難,不準備又不行。」他解釋如按照署方要求,即使最終成功續約,仍需面對額外開支,「雖然可以再做三年,但還要花百幾萬重新裝修,然後將貨品搬回來,這根本是不必要的成本。」過去兩年,他花了大量時間租出單車寄存位,現時卻要通知租戶全部清走。他認為,康文署應提供更具彈性的安排,例如讓續約商戶保留現有裝修及貨品,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合約的安排離奇,續約的時間也見困難,羅先生指單車行業的旺季是3月至4月,但合約卻規定租戶必須在3月底清場,「這段時間正是最多人改車和購買單車的時候,結果我們卻要在最忙碌的時候準備停業。」開始經營時的合約期不容易,離開時交還清水舖的安排不簡單,營運期間的制肘更叫人納悶。

羅生指單車舖因場地限制,無法在店舖外劃出空間展示單車,令市民難以察覺店舖的存在,「康文署應讓店主在店舖外預留一個小區域展示單車,讓途人能夠更容易發現店舖,提高曝光率和客流量。」他指根本不少市民經過單車館時,不知道館內有單車店可供租借或購買單車。另外合約條款亦從未考慮過行業實際運作,例如店舖樓底極高,但又不准搭建夾層,根本無法充分利用空間。除了在將軍澳的香港單車館外,羅先生在沙田源禾路沙田公園的單車亭,同樣租賃一單車舖,亦同樣有離奇缺點,就是公園內竟然沒有供水,員工修理單車後雙手沾滿油污,卻找不到地方清洗,只能前往附近公廁解決,「即使是夏天,客人想簡單洗手或洗面,都需步行至外圍公廁,非常不便。」他最終只能自費購買水桶和水管,到公廁取水。

羅先生稱多年來積極與康文署溝通,希望康文署可以改善租約制度,使行業能夠有更好的營運環境,但至今仍未見任何進展,「每次合約期滿,我們都要拆走所有裝修和設備,然後重新裝修一次,這根本是不必要的成本負擔。」他認為即使不是為了現有商戶,康文署也應該為未來的承租人著想,提供更合理的合約條款,「如果下次的合約能夠有所改善,即使對我沒好處,對行業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他更期望,康文署能夠真正考慮用家的需要,而不只是沿用一成不變的政策,讓單車文化在香港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