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擴張性心肌病變而出現心臟衰竭的8個月大女嬰祈祈,周日(16日)獲內地安排捐贈適合心臟,同日經過6小時手術後完成心臟移植。醫管局透露,內地確定有合適心臟後,昨日在18個部門合作下,於2小時18分鐘內將心臟運抵香港,感謝中港兩地部門、以及相關醫護人員的通力合作。
香港兒童醫院方面表示,祈祈術後已逾16小時,目前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她的心臟運作良好,術後出血亦少,相信未來仍需要監察最少數個星期。祈祈父親張先生向捐贈者家屬的幫助表示感謝,形容是讓奇蹟得以發生。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表示,因應祈祈的病情,去年9月26日已將她納入本港器官移植輪候名單,但她的年紀太小,要在香港找到合適器官很難,加上臨床情況不太穩定,遂在10月通知醫務衞生局,未幾獲內地政府批准將她的個案納入「中國人體器官分配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位列第二層分配,即只要內地沒有合適受贈者,將可獲分配可用器官。

兒童醫院行政總監李子良續稱,周六(15日)經機制接獲通知稱內地有一個合適的心臟、且沒有合適受贈者,隨即與中港兩地心臟移植專家審視情況,確定該心臟適合移植給祈祈後馬上展開工作︰內地團隊昨日上午11時55分展開獲取心臟手術後,下午1時32分即運抵中港邊境管制站,2時10分抵達兒童醫院,4分鐘後開始手術,直到晚上9時前完成。
該院心胸外科顧問醫生任力恒形容,等待這手術已經「很久了」,因為祈祈在確診後病情反覆,曾經要用人工心肺協助維持生命,獲悉內地有合適心臟後隨即與院內相關部門、內地專家等交流審視情況,並制訂好運送流程和時間表,盡量減少心臟的缺血時間,最終心臟較預算早一個多小時抵港。
目前仍在入睡 父親感恩獲奇蹟
他坦言今次手術有一定的挑戰,因為這是祈祈第三次的開胸手術,加上體內安裝了需要拆除的雙心室輔助器和不少傷口,均增加手術的時間和難度,幸好所有步驟都很順利完成。祈祈在接受新心臟後情況目前理想,已順利離開人工心肺機,至今出血也不多少,但體內器官功能仍有待監察,目前已安排她服用藥物保持鎮靜及入睡。

任力恒續稱,心臟科醫護人員會按一貫的照顧辦法跟進,包括安排抗排斥藥、驗血和心電圖等,也會有指定護士隊監察傷口和出血狀況,預料至少持續數個星期。張先生感謝醫護團隊的努力以及捐贈者家人,感激他們在經歷艱辛時願意為有需要的人作出很大的幫助,讓有如奇蹟的事得以發生,相信這份愛及祝福會成為祈祈可以繼續堅持、堅強康復的力量。
2022年12月,當時4個月大的女嬰芷希亦成功接受來自內地心臟捐獻。被問到建立兩地的互助機制進度如何,鄧耀鏗認為是否建立機制都有其好處和壞處,而今次情況反映不論中港在法規上都有很多程序要做,強調有機制與否都要盡快把器官運抵香港。他透露過去一年本港另有5宗請求中央協助尋找合適器官,當中有兩宗已在香港獲得合適的心臟和肝臟,另外兩人因病情有所好轉,已不再需要輪候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