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於當地時間12月29日逝世,享年100歲。任內曾處理伊朗人質危機,也是首位與台灣斷交和跟中國建交的總統。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由卡特創立、位於亞特蘭大的卡特中心指,卡特周日下午在喬治亞州普萊恩斯鎮的家中安詳去世,他是在世最年長的美國前總統。聲明稱,卡特逝世時家人陪伴在身邊。其兒子表示「我父親是英雄,不僅對我來說,而對所有相信和平、人權和無私大愛的人來說也如是」。
2015年時卡特透露自己患有黑色素瘤皮膚癌,癌細胞更擴至腦和肝,其後卡特接受手術後宣稱康復。直至2023年2月,多間媒體報道卡特正在接受臨終關懷,並將「與家人一起度過剩餘的時間」。
卡特在1977年至1981年期間擔任第39任美國總統,任內簽署「大維營協議」,成為防止中東戰爭的關鍵,為中東帶來了一定的穩定,也為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國家進行對話鋪平了道路;但國內經濟衰退、伊朗人士危機等風波,令他在國內飽受質疑。任內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跟台灣斷交。1980年時慘敗給共和黨候選人列根,卸任後一直投身國際和平與保育事業,2002年奪得諾貝爾和平獎。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發文表示,在國家關鍵時期,他擔任總統並面臨巨大挑戰,他竭盡全力改善所有美國人生活。為此所有美國人也應該感謝他。
拜登發聲明指,美國和世界今天失去了一位傑出領導人、政治家和人道主義者。拜登稱,60多年來,有幸成為他親密的朋友,他非凡之處在於美國乃至全世界數百萬從未見過他的人也把他視為親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