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民在連登討論區發佈《香港地名地圖》,用同一大小的字體,將1,600個地名放於地圖之內,儼如一張香港地名「雞精」圖,意外地引起不少網民討論。原來這名連登網民,正是去年製作「香港地理達人挑戰」的「Xotarios 翊少」。
翊少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原本打算再製作一次完整版「地理達人挑戰」,但翻查資料期間,回想起中一時曾經畫了一個地名地圖,靈機一觸就想用類似方式,展示香港各處地名。他去年10月已開始動工,但製作過程過於繁複,最終斷斷續續地整理後,至上周才面世,前後用了約兩個月。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香港地名紛陳雜亂,整理者少,香港郵政正確地址列表也僅能「只供參考」。《香港地名地圖》除了採用官方地名之外,亦採用舊官方地名、俗名等。翊少表示,收集官方地名的難度不大,但官方地圖不會收錄很多地方,很多俗名未有收錄,例如屯門一邊的山叫青山,另一邊則未有名稱,他需要查閱通用圖書出版的地圖,或者參考行山人士的叫法。
地名如文字會演變 應與時並進
近年本土情懷之下,有人推崇重新起用漸被遺忘的土名、俗名。翊少認為,如何定奪地名,應該與時並進,「始終地名唔係一出世就有,係人去命名出嚟」,和文字一樣會隨時間演變,某個地名可能因城市發展、興建地鐵站後「移位」,他今次的宗旨是想綜合顯示坊間地名。
話雖如此,具體執行仍然困難,正如地名倡議者一般不接受地鐵站和屋苑名稱作為地名,惟更新版的《香港地名地圖》收錄了天后稱呼銅鑼灣東部,並採用了南昌指稱南昌邨一帶。翊少指,地圖上載後引發很多討論,有人提出既然用了青衣長發,來統稱擔杆山旁邊一帶地域,為何就不能接受天后和南昌,他認為大家講得有道理,因此採納了。但就強調,他個人不希望和不鼓勵地鐵站變成地名,惟社會經演變後接受了一個地名,他也不能干預,只能尊重人文共識。
《香港地名地圖》再次獲得反響,翊少表示,原本預期批評較多,始終各人對地名的判斷、執着點都有所不同,但可能因為地圖較有藝術性,批評聲音減少,覺得是新鮮的體會,希望這幅圖可以令成為大家認識香港地方的入門台階。
後記之香港冷知識:可愛的地名
一幅地圖綜合了1,600個地名,當中包括不少有趣的細節和發現。翊少分享了以下數個有趣的地名現象:
同區兩個重複的地名:北區打鼓嶺內有一處叫「石澳」,港島亦有「石澳」,北區「石澳」附近有一個地方叫「水口」,就同大嶼山「水口」撞名。
只得英文名的地方:上水以西的古洞有座山叫「Mount Kirkpatrick」,只曾在老舊的英文地圖記載,但從來沒有中文正名。坊間人士也只會直接寫英文名,即使有人用中文也只會「夾硬」音譯成「柯克帕特里克山」。
不雅地名:位於萬宜水庫南面的西貢白腊,東面的山名「屙屎墩」(或痾屎墩)。而吉澳上有岬角的官方名稱為「奧士角」,英文名為「O Shi Kok」,有網站解釋該名是由「屙屎角」雅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