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美國除對全球多國徵收對等關稅,更要求所有由中國擁有、營運及製造的船按載貨量繳付港口費,香港總商會較早前決定推遲原定本月24日出發的訪美交流團。行政會議成員、商界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周六(19日)認為這不代表中斷與美國的溝通,因兩地商界有深厚感情且有長期合作,本港也不應該放棄美國市場,惟這段時間只能忍耐及靜觀其變,以及支持國家的反制和應對措施。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林健鋒在電台節目上直言,美國關稅不確定性高,故總商會決定延後行程,但這不代表本港與美國交流中斷,認為雙方交流仍在繼續,強調港美商界有深厚感情,也有長期合作。他直言部份美國商家短期內同樣面對成本和市場壓力,甚至有結業風險,因入口稅令他們生意減少甚至中斷。
他批評美國關稅政策損人不利己,但相信美商與本港民間仍有合作空間,強調香港作為自由港,要堅持開放和合作,受影響國家和地區也要站在同一陣線,本港也要支持國家的反制和應對措施。他又提到香港正開拓東盟、中東、南美及非洲等新市場,相信很快會有成果,近期與香港接洽雙邊貿易的歐洲公司也在增加,相信會有很大發展空間,惟商家開拓新市場和新基地時需小心作考慮。
對於港口費問題,林健鋒相信船公司一定會將費用轉嫁用家,令每一個付貨人成為受害者,但可以考慮利用其他港口,例如南美也是可行的選擇,認為這段時期只能忍耐及靜觀其變,希望半年內可以看到曙光,解決部份問題。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則認為,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出口美國的香港製造貨品將首當其衝,但香港出口美國貿易額佔比小,部份廠商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始後仍未發展多元化供應鏈,就要考慮是否繼續與美國做生意。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稱,港口費將影響貨品經美國轉口南美洲,不過可改於秘魯錢凱港運送貨品,因該港口今年首兩個月已處理1.5萬個貨櫃,無需途徑美國,此方法比貨物途經美國往南美洲節省兩至三個星期,亦可避免貨物到美國後要拆細才能進入巴拿馬運河的額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