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2日)公佈改善地區治理方案,包括區議員產生方式,及由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區議會主席等。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表示,政府一連串的改革令人失望,亦比他預期中更差,他認為區議會本是「由下而上」反映民意,在新制度下則是政府利用區議會「由上而下」推行政策。對於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區議員不能「只見樹葉,不見森林」,羅健熙認為要求區議員專注地區事務十分合理,但要他們同時宏觀則難以理解。他又形容政府的改革方案是將區議會「部門化」,以配合施政。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羅健熙表示,民主黨將會就是否參選來屆區議會開會討論,亦需向街坊市民收取意見,希望最後不會因意見分歧而須以投票決定去向。他又認為,各成員都符合「愛國者」資格,但因為政府界線模擬,故難以估計參選結果。
至於由民政專員擔任區議會主席,羅健熙指這是一個80年代的做法,由90年代至今都是由民選區議員出任該職。他認為,「空降」的政府官員未必熟悉地區事務,對此決定感到難以想像。
他又質疑,政府指改革後可讓更多專業人士加入區議會,但以往區議會一向可邀請不同人士參與會議表達意見,他認為有心為地區服務的人不一定須加入區議會。
他同時憂慮,市民有需要時,是否能成功求助,因為未必每個被委任,或由「三會」互選產生的區議員都會設立地區辦事處;加上改革後選區較大,直選議席較少,區議員未必能市民提供足夠協助。
他認為,若市民不能透過區議會這渠道發聲,不滿的聲音只會以其他方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