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NASA)一個載有小行星樣本的太空艙,24日降落在猶他州沙漠,完成為期7年探索任務中最重要一環,帶回的樣本份量也是歷來最大。科學家認為,今次任務有助研究防範小行星撞擊地球。 科學家曾估計,這次採得樣本的小行星「貝努」(Bennu),可能會在2182年的9月24日撞擊地球,機率為0.037%。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搭載太空艙的探測器「歐塞瑞斯」(OSIRIS-REx),在距離地面約10.8萬公里的高空釋出太空艙。太空艙在幾個小時後,即當地時間上午約11時,在鹽湖城附近一處屬於美軍測試和訓練場的指定著陸區降落。大約1/4樣本會留給任務團隊研究,少量送給有份參與計劃的日本和加拿大航天機構,其餘約七成留給其他和未來的科學家。
歐塞瑞斯於2016年發射,亦是美國首個小行星採樣探測器。2018年,探測器進入小行星「貝努」運行的軌道。2020年10月,探測器終於取得與「貝努」足夠近的距離,以機械臂採集到大約250克岩石和塵土樣本。歐塞瑞斯在釋出太空艙後,會離開地球軌道,前往探索另一顆名為「阿波菲斯」(Apophis)的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貝努」在1999年被發現,由一堆鬆散的岩石組成。其直徑大約500米、呈鑽石形,約45億年前形成,目前距離地球約3.2億公里。科學家認為,對「貝努」的研究有助了解行星的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以及如何避免行星撞向地球。此外,小行星上亦可能有具價值的資源和貴金屬。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小行星 #太空艙 #歐塞瑞斯 #貝努 #撞擊地球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小行星 #太空艙 #歐塞瑞斯 #貝努 #撞擊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