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急劇升溫,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初揮出新一輪關稅重拳後,北京迅速轉變策略。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政府啟動「戰時狀態」,並下令外交部及商務部官員即時取消休假,手機須24小時保持開機狀態,隨時準備應對華府任何進一步施壓。與此同時,中方積極展開「魅力外交」,廣泛聯絡多個國家尋求支持,冀籌組國際聯盟共同對抗美國的單邊主義貿易政策。美國聯邦政府強調,關稅措施旨在遏止中國長年「濫用全球貿易體系」,而中國外交部則批評美方將自身利益置於國際公共利益之上,警告華府將遭到全球更強烈反對。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早前在社交平台發佈毛澤東1953年講話片段,表明「我們決不退讓」。《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商務部和外交部相關部門已增派人手,包括曾參與應對特朗普首個任期貿易戰的官員。此番轉變標誌着北京由此前尋求對話的姿態,轉為全面對抗。
自特朗普於4月2日宣佈對等關稅後,北京旋即採取報復性關稅應對。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外交官已就特朗普關稅問題,向多個國家發出正式信函,希望建立聯合陣線,共同反制美國,當中不乏歐洲、日本、韓國等美國的傳統盟友。
報道提及,中國官員過去幾周密集研究特朗普的政策,並設計逐步升級的反制方案,包括向美國約60間企業施加限制、對稀土出口設限等。中國財政部亦指出,在對美貨品徵收高達125%關稅後,未來將不再對華府進一步加稅行動作對等回應,並批評美方的關稅策略淪為「笑話」。在這波對抗中,中國強調「不願打,但不怕打」。中國駐美使館發言人向《路透社》表示:「如果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利益,而犧牲各國正當權益,勢必會遭到國際社會更強烈反對。」
除經貿行動外,中國亦強化內部宣傳,呼籲民眾理性應對,不應驚慌。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本周社論呼籲「堅定信心」,社交平台上亦流傳大量支持北京立場的言論。北京亦調整政策語言,強調要由出口導向經濟,逐步轉向依賴內需,提升家庭消費。
在對外交涉方面,中國外交部近日召回多位駐外大使返京,參與統籌應對會議,並向受美方關稅施壓的多國發出正式信函,呼籲各國支持多邊貿易體系。中方甚至起草了一份支持多邊貿易的聯合聲明文本,供G20部分成員國參考。不過有歐洲外交官指出,中方未有正面回應其他國家對中國補貼體制、產能過剩等長期憂慮。儘管如此,雙方溝通渠道仍未完全中斷,有美中官員透露,目前兩國部分工作級別官員仍有非正式對話。包括財政和軍事合作在內的多個拜登時代設立的工作小組已處於凍結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