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昨天(13日)公布及通過史上第一份 「中國戰略」文件,內容涉及與中國經貿關係、國防與安全、政治和人權等方面,當中強調台海和平及談到香港的自主被架空,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等。文件將成為德國未來與中國打交道的綱領。主要原則性內容是:北京是夥伴,不會脫鈎,但也是競爭者和體制對手,並且會減少依賴,防止威脅。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在經貿關係方面,61頁文件中寫道,德國政府不尋求與中國脫鈎,希望繼續和中國維持經貿往來。但在關鍵領域,希望減少依賴性以降低風險。文件稱,新冠疫情中即顯示出,德國在醫學技術、藥品等方面的依賴性。此外,在稀土方面,也存在依賴性。
而德國政府將檢視出口管制清單,以確保德國商品,不會被中國用於侵犯人權或重整軍備。文件中還提及歐中投資協定,稱2020年歐盟理事會談判達成的歐中投資協議,因各種原因目前無法予以批准。
文件又指,中國正試圖改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對全球安全產生了影響。因此,德國將繼續加強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以及與夥伴的合作。文件中又提及中國在德國施加的影響,並提到所謂「海外警察站」等機構,指出會在國家以及歐盟層面上採取反制措施。
文件也提到來自中國在網絡及間諜行為的威脅,包括歐洲政府,以及在高科技企業工業界和世界領先企業。德國政府正就中國間諜活動造成的網絡和混合安全風險,向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建議。
在政治與人權領域,文件提到,隨著中共不斷擴大其地位並聚焦安全穩定,但令到公民以及政治權利退步,包括媒體與言論自由。文件談及新疆和西藏問題之餘,也特別提到在香港,指斥北京違背其承諾以及在國際法上的責任,架空香港的自主權,限制公民的自由權利以及政治行動空間。
文件中提到德國在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同時,希望擴大與台灣的密切關係,並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台灣海峽現狀的改變只能是雙方同意的與和平的。
德國外交部長Annalena Baerbock在文件公布後指出,與中國脫鈎是不現實的,實際上與中國的貿易是德國經濟的「支柱」,結束德中經濟合作無異於「整斷(德國的)條頸」。德國不打算與中國脫鈎,與歐盟立場一致,柏林政府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儘可能降低風險」,同時也保護企業免受中方的勒索。
Baerbock強調「我們是現實的,但不天真。」素來對華強硬的Baerbock稱,目前中國「對內更為壓制,對外更為有進攻性」。
德國總理Olaf Scholz在Twitter表示,中國戰略給予兩國關係一個新的框架。他說,目標不是脫鈎,但德國希望在貿易關係中避免未來在關鍵領域的依賴性。通過該戰略,德國對「發生改變、更具進攻性表現」的中國作出反應。
中國駐德國使館發言人回應稱,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不符合客觀事實和兩國共同利益。以意識形態為導向看待中國和制定對華戰略只會加劇誤解和誤判,損害雙方合作與互信。發言人稱,中方堅決反對利用涉台、涉疆、涉港的人權等問題干涉中國內政,歪曲抹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