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探索太空再有新成果,劍橋大學研究團隊早前透過美國的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於太陽系外行星K2-18b的大氣層探測到可能源自生物活動的氣體二甲基硫(dimethyl sulfide,DMS)與二甲基二硫(dimethyl disulfide,DMDS),認為這是至今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跡象」。研究結果已在《天文物理期刊通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刊登。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K2-18b行星位於獅子座,距離地球124光年,體積約為地球的2.5倍。外地傳媒報道,團隊透過韋伯太空望遠鏡分析K2-18b內大氣的化學成份時,發現大氣似乎具有兩種與生命相關的化學分子的特徵,即DMS與DMDS,它們在地球上主要是由海洋浮游植物與細菌產生,而它們在該行星大氣內的含量比地球上高出數千倍。
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馬杜蘇丹(Nikku Madhusudhan)直言,這是目前科學界發現外星有生命的最有力徵象,指如果這些氣體與生命的關聯屬實,該行星可能充滿生命,希望在一兩年內確認。不過他承認目前仍有很多不確定性,尤其是目前偵測到的成果仍未能達到足以稱為「發現」的標準,需要繼續走很長的路,但他相信自己和團隊正在朝正確方向邁進。
蘇格蘭皇家天文學家、愛丁堡大學物理學教授海曼斯(Catherine Heymans)亦質疑有關氣體的來源,指雖然這些氣體在地球是由海洋微生物產生,但即使擁有最完美的數據,也無法斷言它們在外星也是由生物產出,因為宇宙存在許多奇特現象,無法排除該行星有其他方法產生這些氣體。
劍橋大學另一名教授肖特爾(Oliver Shorttle)也稱,K2-18b會有這些氣體也可能是熔岩組成的海洋吸收氨氣,如屬實則生命存在其上的可能性極低,強調要先詳細解讀該行星的整體構造。美國太空總署艾姆斯研究中心的沃根(Nicolas Wogan)博士則認為,K2-18b可能是一顆沒有地表的迷你氣態巨行星。